第N03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学习高甲戏

    南翼实验小学李骏侨指导老师吴雅爽

    青石板路的村间小道,似有似无的高甲旋律,还有铿锵的锣鼓声……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记者团踏上了探寻闽南高甲戏发祥地——岑兜村的旅程。

    首先,我们来到了戏台,我好奇地瞥向旁边的剑鞘,顺手拔出一把长剑。随着剑身的轻盈挥舞,我摆出了各种威武挺拔的剑姿,仿佛自己已化身为戏中那位英勇无畏的角色,沉浸在戏曲的世界中。

    参观完戏台,我们来到岑兜村高甲戏主题户外博物馆,“看,这墙好特别……”一堵海蛎壳做的墙壁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样做,不仅防雨坚固,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堵墙的旁边,我们细细品读着五大闽戏的详细介绍,它们分别是高甲戏、莆仙戏、芗剧、闽剧和梨园剧,每一种戏曲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紧接着,工作人员一边带领我们参观,一边讲解:“岑兜村有‘十家九戏’之说,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有人扮演角色,有人敲鼓吹唢呐,全部以高甲戏为生,村里高甲戏的创始人洪埔大师被尊称为‘戏公祖’。洪埔见识渊博,多才多艺,编、导、演、奏,样样精通。在‘四平戏’的基础上,他保留了明末时期闽南盛行‘宋江戏’的乡土原味及武打套路特色,去粗取精,创造出一套新型戏剧,即现在的高甲戏。高甲戏的角色有生、旦、丑……”我饶有兴趣地听着。

    通过此次小记者活动,我不仅深深喜欢上了高甲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感受到了戏曲的无穷魅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