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伟励
孩子上学后,家长最关心的就是近视眼问题。往往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近视就已经发生,甚至是高度近视了。近日,记者从南安市妇幼保健院获悉,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近视预警的好方法。
什么是屈光发育档案?南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眼保健科医生曾家鸿介绍,屈光发育档案是一个将眼睛的生长发育指标数据化的方法,让眼睛的发育变得可视化,从而帮助家长和医生动态观察眼球发育状况。屈光发育档案会连续跟踪、检查儿童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当与同龄儿童正常值对比,指标异常时,档案数据就会发出“预警”,提醒家长应重视并采取措施,避免或延缓近视发生。他建议,从3岁开始,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这个档案对每个孩子来说很重要。”曾家鸿说,屈光发育档案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发现屈光不正、屈光参差以及散光等异常。医生还可以根据屈光发育档案与定期复查及时排查是否患有眼科类疾病。通过屈光发育档案的数据分析,医生可以为每位建档的儿童“量眼定制”预防和干预方案,更有效地防控近视。
如何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曾家鸿介绍,首先应该确定年龄,一般建议在孩子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学龄前3—6岁,最好是3—4岁)就完成屈光发育档案的建立。随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眼睛,直至14岁。其次,家长们需选择专业的眼科医院或验光机构进行检查建档,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测量眼轴、角膜曲率、身高等。孩子每次散瞳验光后,家长需保管好资料,清晰掌握孩子屈光发育的情况。有了这份资料,还能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也能根据资料及时指导孩子近视防控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家长们也应该多了解爱眼护眼知识,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帮助孩子爱护眼睛,预防近视。孩子近视了,也不要太担心,尽早前往医院,听取专业眼科医生的建议,科学控制近视进展,也能为孩子的光明未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