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伟励 实习生 陈辛琪 通讯员 黄俊杰 文/图) 28日,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主办,泉州滨海医院承办的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公益活动举行,这也是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首次与福建非公联合开展的活动。
当天上午,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专家章淼滢带来了《儿童身高管理与干预策略》讲座,不少市民带着孩子耐心倾听。
章淼滢是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2013年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进修学习,2016 年赴英国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国际低血糖中心进修学习,主要从事儿科内分泌疾病和糖尿病、低血糖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科研、教学工作,对儿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讲座结束后,章淼滢前往泉州滨海医院儿科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线下义诊”活动。
“我儿子快10岁了,身高却只有128厘米,医生您快给看看!”市民陈先生和妻子带着儿子小晨来到诊室,拿着日前的检查结果,等待章淼滢的诊断。
上了小学之后,小晨的个头总是班上最矮的,常常坐在第一排,“班上的孩子几乎高他10厘米,看着他小小的身体背着大大的书包,心疼又无奈!”陈先生说,得知章医生来到水头坐诊,便赶紧给孩子报名看诊!
章淼滢为小晨诊断后,发现他有生长激素缺乏症,需要立即启动治疗,“感谢专家的诊断,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正常的身高。”陈先生表示,接下来将会按照医生的嘱咐,开展规范治疗。
泉州滨海医院院长姚炳炬介绍,近年来,儿童早发育、肥胖等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孩子生长发育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生长发育环境有了较大变化,但家长、社会对儿童矮身材等生长发育疾病的认知水平不够,对相关疾病的规范治疗更是缺乏必要的了解。
根据抽样调查,我国儿童矮小发病率约为3%,且大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或缺乏领导力等心理或行为障碍,可能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部分患者甚至不具备正常劳动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然而,许多家长不知道矮小可能是一种病理状况,更不知道这类疾病可以干预治疗。
不少家长对于孩子长高问题存在较多认知误区:盲目等待孩子年龄大了后身高会“窜一窜”;盲目进补,对正规治疗心存疑虑。
“因此,传播正确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推动全社会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姚炳炬说,在普及健康知识方面,医院是一块主阵地,作为医生,不能只看病治病,而要同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大众知晓相关疾病的基本情况和预防知识,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降低疾病带来的损失,“泉州滨海医院一直致力于此,把健康的科学知识广泛地传播开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我们的贡献,为福建人民造福”。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儿科主任穆旭东,开展儿童生长发育领域多年,对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等病症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致力于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姚炳炬表示,希望通过今天这次公益活动的开展,能进一步呼吁全社会关注孩子生长发育,关注矮小患儿的治疗,进一步普及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知识的认知,使更多的矮小儿童受益。
记者了解到,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于2013年发起了“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全国巡回活动,走进全国各地的知名医院、邀请生长发育科的著名专家,共同普及正确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并邀请权威媒体科学传播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