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九日山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文武童年

    曾耀文

    在那远去的故乡小学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文武有关。

    在弯曲陡峭的小山路上,一群背着书包,肩扛着“红缨枪”赶着上学路上的学生。红缨枪,一种旧式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尖锐的金属枪头,枪头和柄相连的部分装饰着红缨。同学们“红缨枪”有的商店买的,有的家长自己制作,金属枪头有的用木料制成所替代,漆上灰色的油漆。“红缨枪”有我们学生一人多高。上完第一节课,做起“红缨枪”操。同学们排列整齐,雄赳赳气昂昂,动作划一,齐喊:“红缨枪,杀!”右脚向前迈开一步,“红缨枪”向前方刺去,继后收起右脚,“红缨枪”横着举向头顶,挡着对方刺来的“红缨枪”动作。早上课间操天天做“红缨枪”操,犹如现今的课间广播体操。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同学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台上蘸来蘸去,准备横竖撇捺地画开了。小学年代,我们坚持下午的第一节课是毛笔写字课,那时墨水都要自己在砚台上磨,不像现在有现成的墨水可卖的。自己磨,也锻炼手腕的力量和灵敏度。毛笔书写靠的是自己的摸索,不管是丑是美,是漂亮是难看,老师是很少指导的,我们自成一体,自由发挥。教室里飘散着墨水香,同学们有的衣服蘸上了墨水,有的脸上、嘴唇上、手掌上也蘸了墨水,犹如要上戏台的小丑粉墨登场的化妆。调皮的同学也你在我的脸上画上“大花脸”,我在你的手上画上一笔,引得一阵阵哄堂大笑。从小打下扎实的书法基础,如今同学们有的是书法家,有的是半个书法家。

    我们这一代人小学的时候,珠算是一门要紧的功课,马虎不得的。读小学时,书包后面总要驮一个算盘,三五同学结伴而行,一路上蹦蹦跳跳,你能想象那些算盘珠子互相撞击的声音。老师用的示范算盘真大,有种王者风范。教学用的大算盘跟我们的小算盘不一样,有个小机关,挂在黑板前,拨上去的珠子不会滑下来。老师在上头打大算盘,拨动那些如象棋般大小的塑料珠子,给我们做演示运算,我们在下边打小算盘,教室里响起一阵“噼哩啪啦”的声音。要学好算盘,首先要背加减乘除口诀,须烂熟于心。开始学很慢,一边拨算盘珠子,脑子又在一边飞速想着口诀。后来练多了,速度就快多了,十指如风,眼花缭乱。后来我参加工作当上营业员,熟练于珠算的运算,跟小学时代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感谢当年的老师,让我学到不少文化知识和锻炼了强健的体魄,对以后走上人生的道路,走向社会有多大的动力和帮助。如今,有了计算机,没人学珠算了,算盘退出历史的舞台。有了电脑,不少人书写少了,往往出现提笔忘字的尴尬,不讲究文字的书法,没有了文字的温暖,用电脑打印出来的文字千篇一律的印刷体,缺少张扬书写文字个性的遗憾。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