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菲娜
冬日有暖阳,求索在路上。近日,2023年秋南安市小学跨学科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专题研讨活动在第一实验小学举行。这次活动吸引了近150位来自各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
本次活动研讨的主题是围绕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个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为问题核心,通过整合并运用美术、音乐、数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相关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打破学科边界,强化课程协同育人。
研讨活动上,由第一实验小学陈雅冰和第三小学吴丽娇2位老师分别呈现2个连续性实践课例。陈雅冰执教《我们做朋友——制作名片》。课上,陈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前期活动,明确本节课的活动任务。通过师生共赏名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探究制作名片的关键要素,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在初步尝试动手制定制作名片方案,陈雅冰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合理选择材料和工具,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工具意识、材料意识,再反思改进完善方案,让学生在实践改进中完成自己的名片。
吴丽娇执教《我们做朋友——介绍自己》。课上,吴丽娇以动画人物“奶龙”做名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美化名片的方法,在活动中明确与人交际的要素,学会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礼仪,在闯关游戏的环节中,学生进一步体验了与人交往的乐趣,检测了交际能力的达成情况,促成了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良好的交际习惯的养成。
此外,4位教师代表分别从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度、教学评价、目标达成等方面对课例进行评议。他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指导到位有效,学生参与面较广、度较深,活动目标达成度较好。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交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南安市进修学校老师曾聪霞作专题讲座。曾聪霞从“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主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跨学科学习视域下跨学科主题学习选择的基本原则、目标”等5个方面,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进行生动地阐述,启发了与会老师对“跨学科视域下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深入思考,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既有课堂教学实践,又有经验交流分享,还有专家高屋建瓴的点拨。通过研讨,让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行而有向,行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