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4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篇

郑艳清:教育了一个孩子,就温暖了一个家庭

    郑艳清。

    ■本报记者王菲娜林超连

    起于辛劳,归于平淡,这是她的生活写照。作为一个特教老师,即便这辈子无法桃李满天下,她仍愿意做一个默默耕耘的农夫,给孩子们示以美好,授以希望。

    坚守特殊教育22年,她先后创编、参演并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残疾人文艺比赛获奖共10多个,用她的专业和爱点亮特殊孩子的梦想舞台。疫情期间,她策划并参与录制抗疫手语视频《心在一起》《坚信爱会赢》,相继在学习强国、央视频移动网等平台转载。今年,她创新策划助残日活动,借助“特教云端学校”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模式,让无法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孩子与在校孩子一起学习。

    她,就是前不久刚被评为南安市第二届“最美教师”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郑艳清。

    做特校孩子们的眼睛和耳朵

    2000年,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郑艳清,踏入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启了她挚爱的特殊教育事业。

    由于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又具有一定舞蹈基础,郑艳清成为特教学校的第一个舞蹈老师,尽管对特教学校的孩子们并不陌生,但要教聋生孩子跳舞蹈,困难远比她想象的大,因为音乐再悠扬,节拍再鲜明,学生们都听不见,那段时间令她很“难受”。

    但郑艳清没有气馁,普通人练习十几遍就能掌握的技巧,她可以带着孩子们反反复复练上数百遍。当时学校没有舞蹈房,就只有一间简陋的练功房。没有滑竿,没有适合练舞的地板。学生们都没有舞蹈鞋,跳舞时只能光着脚丫……在简陋的学习环境里,郑艳清每个礼拜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十几个学生泡在练功房里进行基本功训练,挥汗如雨。

    遇到新问题,郑艳清把问题当作课题,一个一个地攻克。在不断地尝试中,她探索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在唱游与律动教学中,她会让智力残疾的孩子们在自己身边寻找真实场景,找一些适合智力障碍学生欣赏的歌曲,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听听音乐、看看表演、玩一玩音乐游戏。排练《草》这一歌曲节目时,她就带领学生到校园里找春天含苞欲放的小花和嫩嫩的、刚发芽的小草,通过直观感受,启发学生想象春天的美丽情景,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聋生模仿能力很强,在教学中,郑艳清就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经常给学生“讲故事”,一个悲伤、快乐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悲伤”“愉快”的表情,她还在卡片上写出各种情绪的语句,让学生抽签表演卡片上所描述的情绪。

    在郑艳清和同事们的努力带动下,通过舞蹈训练,孩子们也有了改变。有的孩子从怯怯的、不爱说话到慢慢开朗,愿意和他人主动交流;有的孩子越来越自信,愿意展现自己,当他们跳舞时,看到观众对他们的赞赏和肯定,眼神也变得更闪亮。

    从2003年开始,郑艳清就带领着孩子们参加各种节日的演出,从学校的艺术节、六一活动,到市级比赛,再到省级的舞台,越来越多人看到了特教学生们的风采,她先后创编并指导学生参演的文艺节目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获奖有10多个,得到学校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郑艳清的眼里,学校里的孩子就像一群折翼的天使一样,尽管听不到音乐,却不妨碍她们翩翩起舞时浑身发着光。在孩子们跳每一支舞蹈的时候,舞台的另一个角落里,背对观众的郑艳清和孩子们在舞蹈中一起悲伤、一同欢乐。“我是孩子的眼睛,也是孩子的耳朵。”郑艳清动情地说道。

    把特殊教育当成一生的事业

    在郑艳清的朋友和亲人眼中,她是一个把爱融入血液里的特教老师。当她谈及自己班里的孩子时,脸上始终带笑,眼里始终有光。这份热爱,在她步入特殊教育的22个年头里,始终不曾消弭过。

    在特教学校,大部分学生属于中重度残疾,不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单亲、留守儿童比例高。大部分学生寄宿在校,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对这些学生,郑艳清始终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

    学生的衣服破了,她带来针线帮他们缝补;学生不能外出,她会帮他们买生活用品或者学习用品;学生头发长了,她联系爱心理发店的义工到校为他们理发;学生病了,家离学校太远,她在征得家长的同意下先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她希望她的关爱能填补学生因离开父母而产生的情感空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在2019年南安市教育局组织的“万名教师大家访”中,郑艳清和同事们兵分几路,入户家访,深入了解,走过水头、石井、罗东、乐峰、向阳等乡镇,了解家长所想、所需、所感,希望尽她最大的能力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在郑艳清的教学对象中,还有这么一类儿童——孤独症儿童,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认真听课,也不大愿意听从指令,不愿意与老师互动。为此,课余时间里,郑艳清总会蹲下身来,主动加入这些孩子的活动中,制造互动机会。或者上前抱一抱,与他们眼神接触,用微笑拉近和孩子的距离;或到宿舍与他们共享片刻的宿舍生活;或到食堂与他们一起吃饭,带他们到操场上做游戏、做运动……

    孩子们喜欢笑,郑艳清就和他们一起笑;有的孩子喜欢跑,她就带他们到跑道上一起跑步……渐渐地,孩子们会在郑艳清的努力下渐渐打开心门,不仅会注意她的一举一动,在课堂上也开始愿意和她互动了,对她的指令有反应了。

    今年5月份,借助省级特色试点“特教云端学校”服务平台,郑艳清创新策划开展2022年第32个全国助残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家庭”模式,让无法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孩子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

    很多人都说,特教老师可能永远都感觉不到桃李满天下的荣耀,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耕耘。但对郑艳清来说,做一名特教老师却是幸福的。从事特殊教育22载,她亲眼见证了南安特殊教育学校从无到有,见证了越来越多年轻教师加入特教的队伍当中,也见证了特教的孩子们从等着被社会接纳到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欣赏……

    郑艳清始终坚信,教育了一个孩子,就温暖了一个家庭。“特殊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未来的日子里,可能很多事情都会发生改变,但我对特教事业、对残疾孩子的热爱永不变,我会继续带着这份爱,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