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庄晓丽苏明明黄奕群文/图
党代会报告“亮相”后,立刻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在不少党代表看来,报告高屋建瓴,为南安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了详细规划。除了肯定报告的内容,不少党代表还通过理解报告精神,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改革发展建议。
关键词产业提升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南安将瞄准培育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系统推进产业生态构建、龙头培育、创新引领、人才支撑、园区整合、平台打造,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智造业基地。
“我来南安15年了,是一个不会讲闽南话的新南安人。走过多个城市,我深深感受到,南安在政务服务、政商关系、城市发展理念上,走在了全省前列。”昨日上午的代表团讨论会上,党代表江炜谈了听完报告后的感想,并以新南安人的眼光点赞五年来南安的发展成就。
江炜认为,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南安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针对行业发展,他认为,随着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应用,千亿产业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大批高质量、懂技术、懂操作的蓝领工人。但目前,南安职业教育未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利好,结合南安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教育投入,依托九牧集团,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职业教育,建立专业技工学校。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主导作用,在仑苍镇建立水暖卫浴阀门培训和研发中心,深化校企合作,加大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整份党代会报告提到了5次芯谷、4次以上的电子信息半导体,3次联东、2次三安和1次科创中心,可见市委市政府对于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的关心、重视。”党代表谢晓敏表示,园区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建设提速,将芯谷园区打造成为“港产城人”高端融合的创新示范新城。“未来五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干得比过去更好,我们将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继续为南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南安经济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南安将聚焦开放合作体系,构筑内外循环新支点。借势南安人渠道、力量、信息,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形成支撑双循环的重要通道和重要节点。其中提到了,强化经济类行业协会与异地商会(同乡会)互动协作,促进供需对接、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信息共享,推动“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深度融合。
南安是统战资源大市,今年来,南安创新统战服务工作,构建南安市经济类行业协会与异地商会(同乡会)互动协作机制,推出互动协作“333”工作模式。机制启动后,得到广大商(协)会、海外社团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南安市经济类行业协会与异地商会(同乡会)之间已先后签订各类协作项目83个。
如何充分利用海内外南安人资源,变“南安人经济”为“南安经济”,代表们纷纷提出各自建议。党代表黄文金和林颖认为,推动互动协作项目的落地转化,必须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建议建立产业联盟,成立“南安市经济类行业协会促进会”,落实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等,联系服务全市各类经济类行业协会,负责统筹、协调、组织互动协作工作,保障互动协作工作的有序有效持续开展。
今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党代表林成绩认为,经过20年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南安石井已成为对台合作交流往来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在加强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示范区功能方面有着独特的人文地理,20年两岸合作交流往来沉淀的牢固基础和航线。他建议,要发挥贸易对接平台作用,积蓄对台贸易发展动能。利用两岸物流“黄金通道”及四通八达交通运输网,使南安市发展成为“台湾商品登陆集散中心”。
关键词乡村振兴
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抓住产业振兴这一核心,强化农业保产稳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结合全市产业布局,依托农村生态、山地等优势,整合农村劳动力、社会闲散资金,鼓励支持村集体开发建设小微产业园,导入花卉苗木种植、林下经济,发展都市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党代表黄秋燕表示,作为北部乡镇之一,向阳乡生态优势明显,近年来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提出以海丝康养小镇为目标,打造“康养福地、云上向阳”名片。
“目前,我们依托山地优势和生态优势,打造了一条全新的以林下经济为中心的产业链,获评省级林下种植示范乡镇。”黄秋燕介绍,向阳乡的林下经济包括林蜂、林下养殖和林下种植。特别是林蜂,以向阳为主产区的南安蜂蜜获评了国家地理标志,此外林下种植现在已有铁皮石斛、金线莲、石橄榄,以及最新引进、正在推广的灵芝,“林下经济在向阳发展得很好,也成为群众发展致富的一个助手”。
面对未来,黄秋燕表示,向阳乡规划建设现代中草药产业园区,将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
“将向阳、罗东、乐峰串联起来,打造一条乡村振兴示范线。”黄秋燕说,目前这条线上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乐峰炉星村以及泉州市级示范村向阳卓厝村、马迹村,罗东高塘村、潭溪村,乐峰湖内村。她建议将这条线打造成向阳朝圣避暑、乐峰采摘游玩、罗东消费医养等集吃、住、游、乐、购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关键词交通建设
报告提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要联通外部大通道,打通市域大动脉,畅通城区微循环。其中推进的联十一线项目,成了许多党代表讨论的话题。
洪梅镇位于南安东北部,拥有自然优美的生态景观、悠久的人文资源,其中,洪梅境内的灵应寺,是国家AAA级景区、是南安十大旅游区之一。2014年,洪梅获得福建省休闲农业乡镇称号;2017年,洪梅水产集团也正式揭牌运行,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水产餐饮第一镇”荣誉称号。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相比,洪梅镇现有的交通枢纽,远跟不上发展的需求,现在境内只有两条县道,县道326线贯穿洪梅镇全域,是群众的通行要道;县道334线连接洛江马甲镇,但道路急弯陡坡较多。
针对这一现状,党代表王旋丽提出,洪梅主动融入南安市发展大局,打造生态旅游精品小镇,需要市委市政府倾斜支持。联十一线延伸至洪梅线路的建设不仅符合全市公路网格规划的要求,还能进一步优化交通环境,既可打通洪梅的交通外枢纽,也可视为洪濑的东环路,减轻洪濑镇区东大路的交通压力,同时能够促进洪濑洪梅冷链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党代表王丽珍指出,近年来随着持续的投入和管理的提升,水头镇交通拥堵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水头作为泉州南翼新城以及南安沿海三镇产城联动发展的核心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小城镇建设的加速推进,水头镇道路交通状况仍然十分严峻,特别是高峰时期的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影响水头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加快水头交通建设已迫在眉睫。
王丽珍建议,尽快协调启动联十一线水头段及科院北路二期延伸段的后续建设,同时争取纳入省级项目盘子,缓解水头镇交通困局,打通沿海三镇“路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