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贵灵通讯员林瑞婷文/图
初见庄慧虹,一副黑色框架眼镜,一对梨涡浅挂笑靥,眉宇间洋溢着飒爽英姿,瞬间就被她那利索干练、为人和善的气质所吸引。
2010年4月,庄慧虹入伍南安法院,短短11年,她厚积薄发,先后获评全省法院优秀书记员、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泉州法院系统优秀女干警、南安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荣记个人三等功2次。
这位年轻的女法官,是如何沉淀与成长的?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故事。
坚守初心传递为民温度
在法院工作的11个春秋里,庄慧虹迄今审结了超过3000件民商事案件,年均办案量居南安法院前列,无一重大改发,无一再审。
“法官是定分止争,维护群众权益最后一道屏障。从成为法官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要厚植爱民情怀,牢记使命,公正司法、司法为民。”这句话一直“镶嵌”在庄慧虹的心中,同时也是她的办案“秘笈”。
时间回到2014年。在了解到一当事人年岁已高且因中风后行动不便,庄慧虹便详细询问了老人居住地址,专程来到老人家中,向老人讲解诉讼程序,帮助老人填写立案材料。在完成相关法律程序的解释后,她又向老人耐心解读了诉讼程序规定和诉讼中的有关注意事项,以便其能在诉讼中行使权力。
“谢谢你啊闺女,你们能上门立案真的帮了我很大忙。”老人紧握庄慧虹的手感激地说。
老人的事例只是庄慧虹从事基层法官工作的一个缩影。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2013年8月担任审判员以来,庄慧虹给一个个当事人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此,辖区的群众都把她当作“知心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法官绝不能怕麻烦,我愿做一个温暖的传播者,让法律更有温度。”庄慧虹如是说。
总结创新提高办案速度
2019年7月,南安法院在美林法庭基础上设立分调裁e中心,全面推开繁简分流、多元化解工作,设立家事、金融、小额审判团队。庄慧虹大胆接受挑战,出任小额审判团队队长。
结合辖区内类型案件数量及特点,庄慧虹抓住案件繁简分流的“牛鼻子”,创新推出速立、速送、速调、速审的“四快”小额案件流程管理机制,实现了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类案专办的工作模式。
“真没想到我这个借贷纠纷案子当天就了结了,法院推行的速裁程序不仅为我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而且工作效率也高。”今年3月26日,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当事人拿到民事调解书高兴地说。
原来,被告林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原告陈某借款3万元。因林某未能按约定还款,陈某又急需用钱,催讨未果情况下,陈某将林某诉至法院。承办法官庄慧虹迅速查看案卷材料,了解到双方系好友关系,明确双方争议焦点,并及时引导双方当事人,快速达成还款方案并现场交付资金,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仅两年时间,庄慧虹就带领团队释放了改革红利,小额案件当庭裁判率达89%,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84.2%。2020年省法院领导对“四快”速裁机制给予充分肯定。
去年疫情发生的时候,庄慧虹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启动全流程网上办案新模式,把审判搬到“云法庭”上,基本克服了疫情对审判工作的不利影响。数据显示,2020年共审结案件842件,其中网上审理结案件70件。
这些年,庄慧虹始终将追求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司法审判的每一个环节中,困难面前,她满腔热情、任劳任怨,坚守在基层法庭,在追求公平正义过程中披荆斩棘,书写为民服务的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