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4版:南安政法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守住“钱袋子”筑牢“防火墙”

南安警方打造反诈宣传预警“南安模式”

    南安市公安局民警进村入户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李贵灵通讯员尤慷临文/图

    记者从南安市公安局了解到,第一季度,南安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同比下降12.06%,环比下降24.3%。

    今年来,南安市公安局以教育整顿、为民办实事活动为契机,夯实防范宣传的精准和深度,坚持数据赋能、点面结合,打造“全民反诈、全域覆盖、全警参与”的“南安模式”。

    幸得宣传恍然“识”骗

    3月24日,家住美林街道梧山村的王大爷接到了来自“外甥小东”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小东”亲切地叫王大爷“三舅”。“小东”称,自己因嫖娼在浙江省温州市被公安机关抓获,为免除行政拘留,需交5000元罚款才能释放。同时,“小东”还一再叮嘱王大爷不要将此事告诉家人。

    听到这,王大爷心里一惊,想着外甥小东确实在温州做生意,对他的称呼也没错。于是,王大爷二话不说拿着银行卡准备到银行汇款。

    就在前一天,南安市公安局海防大队民警曾前往美林街道开展入户反诈宣传,民警在向王大爷宣讲时曾提到“骗子冒充亲属,谎称被公安机关抓获,要求汇款才能放人”的诈骗手段。在前往银行的路上,王大爷想起这个手段与自己正面临的情况十分相似。

    王大爷打开手机,通过通讯录打通了外甥的电话,一问才知,外甥平安无事,也未曾做出违法之事。事后,王大爷仍心有余悸,连忙联系海防大队的民警,表示感谢。

    为更有针对性地精准宣传,南安市公安局借助“南安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开展网格化宣传,实现入户宣传信息化,将警力下沉到网格,与村委主干、志愿者等力量协同作战,发挥“神经末梢”作用,激活“最小单元力量”。积极利用微信群、公众号、防骗微课堂、防骗短视频等更接地气的方式开展线上宣传。此外,通过开展专场宣传活动,设置讲解展区,结合短视频、案例讲解、游戏互动等形式,让群众感同身受、入脑入心。

    精准预警及时止损

    “你好,这里是市公安局,你是不是有在网上贷款,我们查实那个网站有诈骗风险,千万不要提供银行卡密码及进行汇款。”4月16日,南安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接到上级下发的预警线索:家住美林街道的蔡先生在网上贷款,有被诈骗的风险。工作人员立即拨打了蔡先生的电话。

    接到民警电话后,蔡先生吓出一身冷汗,当时,他正在筹备4万元,准备向贷款平台汇款以“解冻”15万元的贷款。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向蔡先生详细讲明了对方的诈骗手段,再三提醒蔡先生不要转账,通过劝阻,蔡先生这才明白刚才深陷骗局,直呼自己一时糊涂,并对警方的及时预警表示感谢。

    类似的案例还发生在4月11日。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预警工作中,发现一名手机用户接到疑似贷款的诈骗电话,工作人员立即拨打该电话进行核实,但该群众却直接挂断了电话。工作人员并没有就此放弃,立即向其发送防骗的提醒短信,并继续拨打电话直至对方接听。

    该群众称,近期因迟迟未找到工作,在接到一通声称可以贷款的电话后,根据对方的提示在网上进行“贷款申请”,并填写了相关身份信息。过程中,对方称其输入错误账户被冻结了,需要转账1万元进行激活解冻,在即将转账时,好在反诈骗中心及时进行了劝阻。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最终避免了财产损失。

    除此之外,自2020年3月起,反诈骗中心开展精准预警工作,通过大数据侦查分析潜在被骗风险的高危人员,结合上级反诈部门每日推送的预警线索,通过电话或上门等方式对本地潜在被骗高危人员进行精准预警,累计拨打电话、上门预警1.8万余人次,成功劝阻被骗人员2000余人。

    “为守住群众的钱袋子,在加强打击的同时,宣传和及时预警止损同样重要。”南安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安警方借力教育整顿,将多措并举、聚焦重点、全力出击,再掀反诈宣传预警新高潮,全力筑牢保障群众财产安全“防火墙”。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