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
第N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处”里的民生

    本报记者 黄睿超

    时间: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天气:阴 地点:蓬华镇蕗荇村

    许久未上山,这几日得空,我决定赴老友的邀约,到蓬华镇蕗荇村看看。

    这是蓬华镇最偏远的山村,也是我鲜少涉足的村落。沿着蜿蜒的临崖山路,从蓬华镇区继续往安溪方向行驶12公里左右,终于来到蕗荇村。走进村子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幽”。

    “清幽”在哪里呢?从村口往村部直行,人烟稀少,在沿路郁郁葱葱的树林的掩映下,偶尔传来清脆的鸟鸣声,还夹着村民圈养的家畜发觉生人“入侵”引发的鸡鸣犬吠声,细听还隐约有潺潺的溪水声。

    站在村头往山下望去,一条从山间蜿蜒穿过的水泥路格外显眼,仔细一看,原来是蕗荇村修缮的小水坝。早些年,这片流域杂草丛生、淤泥漫过堤岸,严重威胁河流两岸的稻田安全。近年来,蕗荇村致力于修缮水坝和河流清淤,投资不大,但确实帮助村民养活了大片农田。

    继续往里走,虽然鲜有行人经过,但村道整洁有序,路边几盏路灯颇为醒目。蕗荇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智锰说,他刚到这里驻村时,整个村落除了零散的几户群众家中散发的灯光,就是一片漆黑。近两年,为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蕗荇村筹资1.5万元,在各个角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夜幕之下灯光点点,也照亮了群众的心。

    蕗荇村变化最多的,还有多条进村公路。“以前的进村公路,只有单车道。遇到交会车的时候,总要有一方靠边,让另一方先走。台风天的时候,泥水冲到路面,车子过弯道还会发生侧滑。”李智锰说,这几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蕗荇村合众力“裁曲取直”,分别修缮了通往蓬华镇大演村、永春县岱山、永春县德田、安溪县金谷的公路。如今,在外的蕗荇人回乡,大多从安溪东溪站高速路口下,再行驶15分钟左右就到家了。眼下,蕗荇村已经开始谋划一条从村头直达安溪东溪站高速路口的新公路。通车后,村民出行就更方便了。

    李智锰遥指崭新的村部说,这个村部占地150多平方米,总投资40多万元。不远处就是老年活动中心了,占地达300多平方米,总投资55万元。2012年,李智锰刚来驻村时,旧村部仍是一座破败不堪的两层石头房,更没有老年活动中心。蕗荇村素有“有厝无埕”的说法,民居大多沿山而建,少有庭院,对于当地人来说,每一座新房子都要与天争时、与山争地。如今的村部功能配备齐全、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施完备,这样的新房子,也让村民们的心更近了。

    蕗荇村虽小,但历届的村两委班子秉承“大展宏图虽有难度,小有作为也是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想方设法从小处着眼,打造贴心民生工程。

    我相信,奔着他们为民干事的这股心劲,蕗荇村的乡村振兴肯定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