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践行新思想 建功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绿水青山带笑颜

    柳湖公园。柳湖公园。

    成群的长嘴巨鸥在水头盐场上空飞翔。

    ■本报记者 庄树鸿 李想

    黄奕群 文/图

    蓝天白云飘逸,城镇干净整洁,乡村美景如画……虽已入冬,南安仍暖阳高照,绿树成荫,花儿盛开,鸟儿欢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这些美景背后,则是南安市生态建设的锦绣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撤县设市30年来,南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从“生态立市”的战略高度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海治理,全域治水、重拳治污、源头治气、科学治山、生态治海,努力打造升级版南安国家生态示范城市。

    初冬的南安,空气格外清新,抬头远望是醉人的“蓝”。2022年,南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2018年的3.55下降至2.17,同比改善38.87%。南安市空气质量的蜕变正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成果。多年来,南安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VOCs综合治理、在建项目扬尘抑尘管控、油烟污染专项整治等,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

    初冬的山美水库,水天一色,抬头远望是迷人的“清”。南安水系密布、溪涧纵横,不仅供给着沿岸百姓生产生活所需,且因地处泉州湾入海口上游,其水质情况也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

    为了维护这一方生态,这些年来,南安不断加强山美水库库区等水系的生态环境保护,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加强源头控制,开展重点流域、海域污染源溯源排查,根据排查结果制定“一河一策”“一口一策”治理方案,策划生成流域、近岸海域市级精准治理项目29个。

    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13.93亿元,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流域“剿劣”行动,劣Ⅴ类小流域全部实现“脱劣”。2022年Ⅰ~Ⅲ类水质比例100%,海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100%。

    同时,南安先后投入20多亿元,重点实施“两溪一湾”综合整治、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晋江防洪工程、“百里安全生态水系”等生态治理项目,整治河道长度达100多公里,获评全国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情况优秀等次。

    初冬的武荣公园,绿树成荫,俯瞰而下是沁人的“绿”。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南安以“两溪一湾”为纽带,串起沿线水系、休闲公园、道路绿带,持续植树增绿、矿山复绿、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织密城市绿网,推进绿色南安工程;建设城西湿地公园、北山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和拆墙透绿、立体绿化等。

    2018年以来,南安以“绿盈乡村”创建为抓手,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累计创建“绿盈乡村”332个,占比达87.6%,提前完成“十四五”绿盈乡村创建目标。目前,全市森林面积158.55万亩,森林蓄积量513.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2.7%,构筑出美丽宜居的生态南安。

    国家生态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如今,一张张亮丽的名片,不断刷新南安这座城市的“颜值”。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土壤肥了、生态美了,历经30年的探索和实践,南安的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铿锵有力,逐渐走出发展与生态相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新路,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在生态环境篇章中交出亮丽答卷。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