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第T6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安市农业农村局: 助力和美乡村三十年“蝶变”

    英都金色良山。

    4月19日,南安在农业农村部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作典型发言。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黄书荣一行莅临南安开展专题调研。

    眉山黄旗尖采茶。

    梅山镇蓉中村桂花鱼养殖基地。

    码头东大村老张的丰收梦。

    英都拔拔灯。

    “风尚燎原·艺术街区”创意云市集。

    灯光村智慧灯光大数据网格室。

    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在南安悄然兴起。漫步南安乡村,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乡村道路宽敞平整,道路两旁的绿植郁郁葱葱,村民在休闲广场、口袋公园休闲娱乐;乡村的建筑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裸房基本“消失”,传统的农舍被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农家乐,外观别致,色彩鲜艳;莲塘城市田园综合体项目、朵咪啦生态农业综合体项目等“农业+文旅”项目不断落地开花;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产业让村民走上致富路,“代购”南安土特产成了新风尚……这些不仅带来了旅游的群体,更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南安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清单化项目化推进,通过现场会、大督导、大比拼等常态化推进机制,抓紧抓实乡村振兴工作。

    2023年,南安27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累计生成创建项目160个,计划投资超1.03亿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风俗习惯,以重塑乡村魅力、打造田园风光、传播农耕文化为路径,以稻田、蔬菜种植园等为主要载体,打造“一院一景、一户一韵”的特色风格,已累计创建“美丽乡村庭院”1212户、“美丽乡村微景观”340处、“美丽乡村小公园”102个、“美丽田园”38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29个;水头、梅山线获评泉州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

    从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五个美丽”创建,到如今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南安已踏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大道。

    本报记者 李贵灵 文/图 

    乡村建设动力足

    绘就和美乡村山水图

    一条崭新宽敞的沥青马路在水头朴一村通过,这是水头镇首条村级沥青道路。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是另一番景象:土地泥泞,人居环境“脏乱差”,房前屋后都是垃圾、鸭粪、塑料、纸等。村民甚至打趣称:“如果女儿嫁到朴一村,要陪嫁一双雨鞋。”

    2015年年底,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成立了朴一村义工队,开展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扫除义工活动,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通过卫生大扫除,村民的环境保洁意识不断提升,全村齐心共建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朴一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朴一村又陆续修建道路、彩色休闲漫道、排水沟、休闲公园等,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力出力,全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一跃成为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

    环境卫生整治是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发展。不仅水头朴一村,南安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走深走实,从破解农村垃圾、污水、自建房等治理难点入手,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一革命五行动”,推动广大农村“面子”更靓、“里子”更实。同时,全市大力培育乡村“五个美丽”典型案例,力求打造一批形式多样、具有南安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样板。近年来,水头镇朴一村、码头镇大庭村被列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培育对象,省新镇满山红村等19个村被列为泉州市级美丽宜居村庄培育对象。

    乡村产业发展好

    擘画产业兴旺富足图

    乡村产业发展好

    擘画产业兴旺富足图

    眼下正是橙子大量上市的时节,在蓬华镇的果园里,果农们忙碌地穿梭在果树间,脐橙采摘工作热火朝天。早在2018年,“蓬华脐橙”便获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随着脐橙的大量上市,果农们的收入也逐渐增加。“水果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蓬华脐橙已化身“黄金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蓬华镇立足“农业产业强镇、生态旅游名镇”发展定位,切实将整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蓬华样本,成为泉州市唯一一个同时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和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的乡镇。2023年,蓬华镇入选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对象。

    乡村振兴拔穷根,产业发展是根本。蓬华脐橙只是南安产业的一隅。近年来,南安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升发展能力,创建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扩大农业绿色品牌影响力。在做大做强畜禽、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草药、水产养殖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南安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全力打造具有南安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同时,南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新业态,全力推动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确定“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乡村发展路线,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推进全市乡村旅游产业遍地开花。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149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南安眉山观山村、天柱山香草世界上榜,为南安乡村发展的品牌特色之路添砖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南安还推进家庭农场培育和示范场创建,创立福建省首家家庭农场协会,引导家庭农场形成产业联盟,着力解决产业小散乱、技术知识缺乏、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4月19日,在农业农村部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南安成立家庭农场协会推动主体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被省农业农村厅推荐作典型发言,为全省唯一。

    此外,南安还在泉州率先推行“农田网格化”管理方式,推动6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规模0.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72万亩以上,粮食产量15.394万吨,居泉州市首位。还推进“农业+电商”乡村数字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全市共有19个淘宝镇,居全省首位。策划生成北部新城水产预制菜产业园区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构建研、采、产、销一体化的水产预制菜产业链条,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南安已培育1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蓬华脐橙)、2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南安石亭绿茶、南安龙眼)、6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福建名牌农产品品牌。2023年第一季度,畜牧业产值占南安市农林牧渔总产值68.31%,占泉州市33.54%,居泉州市首位。2023年上半年,全市工商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705家、家庭农场总数855家,获评省级示范合作社3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1家。

    乡村治理活力强

    勾勒人才济济百骏图

    乡村治理活力强

    勾勒人才济济百骏图

    在村庄的公共区域,拿出手机就可以连上免费WiFi;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租一辆自行车在村子里穿行;智慧门磁、视频监控、智能烟感等实时守护特定群体;在灯光村的“党建+”邻里中心便民服务站,群众享受着家门口便捷服务,通过线上平台就可参与村级治理……在梅山镇灯光村,处处可见数字化、智能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村民们的生活比城市还先进。

    这一切,与灯光村对智慧治理的探索密不可分。2015年以来,灯光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探索创新“智慧灯光”模式,以“智慧+党建、智慧+应急、智慧+服务、智慧+发展”为抓手,将智慧AI识别、智慧防汛、智慧防火、智能垃圾分类等技术融入乡村治理场景,打造智能化治理平台,村民年人均收入从不足5000元提升到2.5万元。

    据灯光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灯光村智慧治理将智能服务送到群众家里、交到群众手上,使基层服务方式实现由“群众和干部跑”到“信息和网络跑”的转变,拓展建设服务型基层组织的新途径,丰富服务群众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擦亮“智慧灯光”品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据悉,南安不断推广“智慧乡村”,不断提升乡村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以智慧治理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同时,突出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主心骨”,促进村级组织规范运行,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全市新建成42个“党建+”邻里中心,超时序完成泉州市下达建设任务。“15分钟生活圈”已见雏形。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科技兴农,既要让新技术、新基建、新理念连接田间地头,也要让新农人接过技术创新的接力棒。多年来,南安深化实施“兴村善治头雁”培养计划,培养“排头兵”,选送18人参加福建省2022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实施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项目,已完成培训414人;2023年,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育土专家,开班92期培训7512人次,进度全省第一;动员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开展“万企兴万村”“万贤扶千户”“百会帮百村”汇聚引路人;创建乡村人才工作室,打造“领头雁”;坚持以学促干强本领,锻造“硬队伍”等。

    村民富,乡村兴。南安积极开展“三资”专项整治行动和“小微权力”运行规范行动,基本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多元化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值得一提的是,南安还持续深化“百万村财”攻坚行动,制定《关于巩固扩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的工作方案》,逐村研究推进实施124个村财发展项目;制定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39个村纳入扶持壮大村集体试点,累计实现收益1283.96万元,6个(占比20.7%)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幅超50%。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幅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经济发展画卷正在南安大地上徐徐铺开……南安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一路高歌”,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希望。下一步,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突出农村美和农村富,开展乡村美化、产业培育和标杆创建三大行动,把南安市377个村,分作宜居、示范、精品三大类型打造,把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变成“实景”。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