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2版:县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传承指尖上的文化 码头这所小学开设竹编公益课程

    黄龙枝指导学生编制竹筐。

    本报讯(记者黄俊涛通讯员戴亚静文/图)“竹篾之间距离相等,压的孔成正方形且比例均等。”近日,在码头镇南埔小学,南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黄龙枝手持竹条,采取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竹编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旁的学生们睁大眼睛,仔细观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听完老师的讲解后,他们便动手编制竹编小摆件,各个玩得不亦乐乎。

    “我每次来学校开课,都会在家里准备一番。”今年已经70多岁的黄龙枝说,开课前一天,他会在家里先做一些小产品,如竹筐、篮子,筛子,淘米篮、摇篮、猪笼、鸡笼等。而后,他会砍一些竹子,制作成原材料。

    记者了解到,南冬村南埔自然村特色竹编产业,距今有200多年历史。上世纪50年代,南埔村还成立了南埔村竹器社,可谓是码头的一大经济支柱。那时候,码头其他村落的人们为了生计,很多人背井离乡外出打拼。而南埔村人靠着这一绝活,解决了温饱问题。

    “现在很多东西都被塑料、铁、合金等代替,很多人都不再制作竹编,竹编技术面临失传。我就想着,何不到学校给学生免费教学?”黄龙枝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南埔小学及南冬村的支持。今年秋季,南埔小学开设竹编课,吸引了不少学生报名。

    南冬村村干部黄小加告诉记者,开设竹编课,主要是想让孩子了解竹编的由来、历史、文化。“今后,我们会将竹编课定为学校兴趣班,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培养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码头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码头镇积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根据南冬村产业特色,依托南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青少年儿童竹编公益课程,由码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为学生授课。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