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N01版:要闻 下一版  
下一篇

日夜兼程1500公里驰援河南 两天争分夺秒救人

迅捷救援队,好样的!

    迅捷救援队队员抱着老人走向安全区。

    ■本报记者黄睿超通讯员洪 毅文/图

    历经24小时,1500多公里的日夜兼程,25日15时15分,由南安市能源工贸集团下属福建省迅捷应急产业有限公司派出的专业救援队伍抵达河南省新乡市集合地。这一路,除了饭点停下匆忙吃个快餐,其他时间他们一刻也不敢耽搁。

    虽然知道河南受灾严重,但到达受灾现场,救援队员们还是被震住了。眼前这一幕,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象……

    “灾情就是命令”

    这支队伍有8名党员、16名退役军人,并由医疗救护人员、专业水域救援人员、潜水员、船艇驾驶员、无人机操作员等组成,于他们而言,“灾情就是命令”。

    在集合地卸下装备后,救援队伍来不及休整,便马不停蹄地投入救援中。

    尽管雨已经停了,但新乡市的水位并没有下降。“26日中午,水位不降反升了。”王志福是迅捷救援队里的医疗救护员,他介绍,当时还有很多人被困在大水中,其中包括一家医院的病人。

    作为专业救援队伍,迅捷救援队主要负责转移医院的病人。由于水情复杂,部分区域形成激流,给救援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医院位于受灾区域深处,他们得驾驶动力艇才能到达。而水灾区和安全区之间还有一段浅水区,动力艇的马达难以继续作业,救援队员们须跳入水中,拉着动力艇前行。救援人员告诉记者,每一趟救援,都有数百米长的路需要在水里拉着动力艇行走,十分消耗体力。

    病人的转移比普通人员难。“遇到过瘫痪的病人,也遇到过不能碰到双腿的病人,在转移过程中须十分小心。”王志福说,为避免在转移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他们小心翼翼地抬起病人的轮椅,在水中缓慢前行,最终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区域。

    一天转移200多人

    动力艇来回穿梭在安全区和医院之间。一天下来,迅捷救援队成功转移了200多人。

    医院受困的群众,大多是老弱病幼。救援队队长李少雄已经记不清一天下来,自己背了多少个老人、抱了多少个孩子到达安全区域。有时候怕老人家没有力气行走,救援队员将老人横抱着走出水灾区。

    到达安全区域,救援队员将老人轻轻放下。家属含着泪,紧紧握住队员的手连声道谢。

    面对受灾人员手中5个月大的婴儿,1995年出生的王志福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这是他第一次抱这么小的孩子,王志福抱着婴儿,战战兢兢地在水里移动着。“水再深都不紧张,但手里抱着婴儿,抱紧了怕伤着孩子,抱松了怕不安全,反而有点害怕。”王志福说。

    26日夜里10时许,忙碌了一天的救援人员脱下身上湿漉漉的救援服,挂在体育馆内的架子上沥干水分。第二天,他们还要穿着这身未干的衣服继续开展救援。为了不给当地宾馆造成负担,迅捷救援队主动申请将体育馆作为临时住所。

    简单吃过泡面,同样忙碌了一天的医疗救护人员还要为队友疗伤。作为医疗救护人员,除了现场指挥救援人员做好病人转移,王志福也负责队员的安全。“一天下来,几乎所有队员的身上都有不同程度受伤。”

    身上被水里的不明物体刮到流血,肩膀上扛着装备蹭掉了一层皮,但救援人员忘记了疼痛,只有当医疗人员帮他们医治时才想起自己受伤了。“当地受灾人员也一直参与救援,我们心里只想着快一分钟就多救出一人。”救援队员说。

    “最糟糕的是不少队友的双腿因为长时间泡在肮脏的水里,还出现了过敏反应。”王志福说。

    尽管浑身是伤,但第二天,救援队员们依然走进洪水中,参与救援。好在,27日下午,洪水已经慢慢退去,支援的部队也到达了受灾现场。完成使命的迅捷救援队这才启程返回南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