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N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郭子仲:血染山城身殉革命 碑上留名永传后世

    郭子仲(1908年—1933年),出生于安溪县城,成长于南安市蓬华镇山后乡。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集美商科学校,其间经常接触进步师生,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五卅”惨案爆发后,因积极参与集美商科学校反帝斗争,被校方勒令退学。1926年转入厦门中山中学就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到厦门寿山小学任教,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在厦门思明东路开设“鹭潮书社”出售进步书籍,后受党组织委派回蓬华,成立中共山后支部。曾任中共安南永临时县委委员、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委员等职。1933年,遭敌人伏击被捕,英勇就义。

    人物简介

    ■本报记者洪丽燕通讯员潘新法文/图

    在蓬华镇山城大坪美山上,雄伟的安南永德革命烈士纪念碑下,34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南安革命根据地创始人郭子仲。他16岁参加革命,将毕生奉献给革命事业,特别是为了开辟安、南、永、德革命根据地鞠躬尽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08年12月23日,郭子仲出生于安溪,周岁后被卖到南安蓬华镇山后乡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自幼好学,8岁入私塾读书,12岁到厦门就读桃园小学,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集美商科学校。

    1924年,郭子仲在集美商科学校学习期间,耳闻目睹旧社会的黑暗,接触进步师生,开始受进步思想影响。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集美商科学校的进步学生通过罢课、示威游行等方式积极响应全国的反帝斗争,郭子仲积极参与活动,在学潮过后被校方勒令退学。1926年,他被迫转学到厦门中山中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从厦门中山中学毕业后,郭子仲到厦门寿山小学任教,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积极开展秘密革命活动。他在青年中发展革命力量,培养发展了不少青年参加共青团组织,如推荐郭礽疆、叶启亨(叶飞)、叶启存(叶飞胞兄)3人加入共青团,同时建立“共青团厦门十三中学支部”。

    1928年年初,郭子仲在厦门思明东路开设“鹭潮书社”,出售进步书籍,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物色进步青年和发展革命组织。后受党组织派遣,他回到家乡,办农民夜校、山后小学,传播马克思主义。1930年被迫离开山后小学,郭子仲到蓬岛小学任教,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成立“启智社”“互济会”等。1930年初秋,郭子仲返回山后乡,成立了中共山后支部,郭子仲任支部书记,并发展了多名党员。   (下转3版)

    (上接1版)

    1931年11月,中共安南永临时县委成立,郭子仲任临时县委委员。他经常深入基层发动群众,组织农会,成立安南永游击队,开展抗租、抗税、抗丁、抗粮斗争,先后在山后、蓬岛、华美等地镇压土豪劣绅10多人,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1932年4月,中共安溪县委成立。1932年11月,安溪县委升格为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郭子仲任中心县委委员。

    当时,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决定镇压一批罪大恶极的反动头子。郭子仲根据中心县委的精神,在山后乡领导农民协会开展反霸斗争,镇压了当地的土豪劣绅多人。1933年1月28日,蓬岛街张灯结彩,庆贺春节,蓬华十三乡反动民团团长洪嘉论正带着乡丁在街上耀武扬威。郭子仲利用这个机会机智伏击,枪杀洪嘉论,这大大打击了敌人的气焰,鼓舞了群众的士气。但随后,也引来敌人的疯狂报复。

    1933年2月4日,郭子仲经过一夜辛苦工作后,带着两名游击队员回到家里,被埋伏在附近的反动民团探悉。民团立即派人包围了郭家,郭子仲逃入田间小路时跌倒,双脚陷入泥泞的泥土,手枪又扣不响,最终不幸被捕,被关押在蓬岛碉堡。

    当夜,数百名愤怒的群众紧急聚集,准备围攻蓬岛碉堡,救出郭子仲,但未能成功。2月7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决定集中游击队配合农会开展营救,也没能成功。随后,郭子仲被押往南安监狱。

    “郭子仲被抓后,敌人就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和脚心,用钳子绞起来绑在他家祖厝前的旗杆石上,入狱后又被折磨得血肉模糊。”现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南永德革命斗争史纪念馆讲解员郭建生介绍,在狱中,郭子仲受尽严刑拷打毫不动摇、宁死不屈。他曾言:“如能出狱,继续革命!不能者,当效革命先烈,留取丹心照汗青!”

    1933年4月10日,郭子仲在南安县溪美被敌杀害,英勇就义,年仅25岁。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