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明明通讯员杨玉霜曾美容文/图
7月1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鸟巢舞台上,15岁的南安少女沈培榆与其他演出人员一起,用精彩的表现,为全国亿万观众带来了这场文艺盛宴。
沈培榆自小有个“舞蹈梦”,为了这个梦想,她一路追赶,从官桥的小山村到北京大都市,付出了太多的泪水和汗水,但她从来不觉得苦,“梦想在前方,我将竭尽全力向前冲!”
每周往返官桥到泉州两三次
2006年,沈培榆出生于官桥九溪村的一户普通家庭。刚学会走路,沈培榆就表现出了对音乐和舞蹈的热爱,“一听到音乐,她就立马兴奋起来,手舞足蹈。如果这时候大人把音乐关了,她会很不开心。”妈妈沈春凤回忆。
这份热爱并没有随着沈培榆的成长而减少。在沈培榆上了幼儿园中班后,沈春凤决定给她报培训班,“当时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因为孩子喜欢。”但沈春凤骑着摩托车载着孩子,跑遍官桥镇区,却没有一家她心仪的艺术培训机构。
孩子的姑姑沈幼玲建议,干脆送到泉州学习。彼时,她正在泉州经营一家体育舞蹈俱乐部。沈春凤没有过多犹豫就同意了。自此,沈培榆每周三次被送到泉州学习声乐和舞蹈。
“妈妈怀着弟弟,已经非常辛苦,还要带着我挤公交直到弟弟出生。”沈培榆至今都记得这一幕。刚出月子,沈春凤又继续接送。即使是台风天,也没有让这对母女的脚步停下。
其间,周边人也会发出不同声音,“这只是孩子的一个爱好,没必要这么辛苦。”但沈春凤不这么想,“我是家中长女,下面有弟弟妹妹,就算自己很喜欢读书,成绩也很好,但是家里条件有限,在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读书了。”沈春凤说,这是自己的遗憾,所以她下定决心,只要孩子喜欢就一定全力支持,不会让孩子留下遗憾。
所幸,沈培榆对音乐和舞蹈的喜爱并非一时,反而愈加投入。上了小
学后,沈培榆到泉州学习的频次改成一周两次。
13岁少女只身到北京求学
在沈培榆即将小学毕业时,沈春凤得知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面对全国招生的信息。“我想去试一试。”沈培榆说。
为了女儿的这一“试”,沈春凤又带着沈培榆前往北京。遗憾的是,这一趟北京之行没有成功,沈培榆止步于复试。“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原因,一是准备不充分,二是心态不对。”沈培榆说,当时她非常矛盾,希望自己考上,因为这是自己热爱的,但想到考上后就得离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个人在北京读书,她又不希望自己考上。
返回家乡的沈培榆考上了泉州市实验中学。初中学业加重,同时要兼顾声乐和舞蹈,沈培榆的学习压力渐渐加重。“妈妈和我商量,是否先暂停声乐和舞蹈,把精力都放到文化课学习上。”沈培榆的内心是不情愿的,她不愿割舍自己的“舞蹈梦”。
(下转2版)
(上接1版)
此时的沈培榆才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北舞附中的机会。“我想再试一次。”面对女儿的再一次请求,沈春凤又同意了。
前往北舞附中考试前20多天,沈培榆暂停文化课,全身心投入舞蹈练习当中。每天五六点起床开始热身、练习再练习,直至晚上八九点休息,“仿佛一睁开眼睛就在跳舞。”沈培榆甚至连吃饭都忘记了,饿得受不了了才买红薯充饥,“其实这样也有利于减肥,报考那所学校还有体重要求呢。”沈培榆这样调侃自己。
2019年春季,沈春凤带着沈培榆再次前往北京。这一次,沈培榆顺利通过3场面试和文化课笔试,拿到了北舞附中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刻,沈培榆高兴得泪流满面。
站上国家大舞台献礼建党百年
在沈培榆看来,进入北舞附中只是她实现“舞蹈梦”的新起点。“这里的学生都非常优秀,也非常努力。我只有全力奔跑,才能不被落下。”满腔热情把沈培榆独自北漂的孤独感都冲淡了。
专业课和文化课都优秀的沈培榆被选为班长。今年5月,沈培榆被选中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参与《伟大征程》第四篇章第一个节目《东方奇迹》、最后一个节目《命运与共》以及最后的谢幕《领航》。“开心得都要飞起来了。”
封闭式训练是辛苦的,最后10天的冲刺阶段更是苦中苦,“可以用‘没日没夜’来形容,回到酒店休息时基本已是凌晨。”沈培榆说,特别是录制节目的那一天,20多个节目少则录制四五遍,多则录制10多遍,休息时已是第二天的早上5点多。
而6月25日那天的演出更是震撼了沈培榆的内心。当天,北京下起了大雨,“雨滴打到眼睛里,生疼。”沈培榆也看到,舞台上的演员不仅没有停止表演,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和饱满。在晚会播出时,《党旗在我心中》节目的舞蹈片段就用了6月25日录制的,许多网友误以为是舞美设置,其实那是一场真实的大雨。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喊过一声苦、一声累,一直保持最佳状态。大家的敬业精神打动了我。”沈培榆说,这一次参演必将是她人生中难得的经历,“能为敬爱的党献礼,够我自豪一辈子。”
沈培榆说,在实现“舞蹈梦”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她将竭尽全力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