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N02版:县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守家风 知家训 传家规

官桥成竹村开展家风家训家规征集活动

    ■本报记者苏明明

    家风家训家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是每个家庭教育智慧的生动体现。日前,在官桥镇成竹村,为期一个月的家风家训家规征集活动结束,活动共征集到125条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及35件老物件,内容涉及爱国爱党、诚实守信、勤俭持家……

    把红色精神写入家规

    “郑成竹先辈为革命事业牺牲已70余年,虽然他没有直系后人,但他爱国爱党的精神永存,应该把‘爱国爱党’作为我们村的首条家风家训家规。”一听说这个活动,村里的老党员许玉模率先提议。这一提议,马上得到了其他村民的支持。

    许玉模是成竹革命史迹纪念馆的管理人员,平时为前来悼念的各界人士讲述郑成竹的英雄事迹。

    “成竹村是南安目前唯一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建制村。”许玉模介绍,郑成竹1922年出生在成竹村岩前自然村,先后在晋江养正中学、南安师范学校读书。

    在养正中学读书时,郑成竹接受了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在地下党员的影响和帮助下,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抗敌后援会”和“青年战地服务团”等活动。1940年6月,郑成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郑成竹中学毕业回到家乡,坚持为党工作,1944年,他成立岩前党小组,为家乡奠定了坚实的革命基础。

    1948年8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决定成立E区区委及武工队,郑成竹任区委宣传委员,负责泗溪、溪柄、东头、黄山、九溪等村的工作,打通南(安)同(安)交通联络路线。

    在中共E区区委领导下,官桥一带革命蓬勃发展,令反动派惶恐不安,猖狂反扑。1948年10月25日晚,郑成竹与区委几位负责同志在官桥镇山林村仙枝自然村李文樟家里开会时,被特务探悉告密,被敌人包围。在与敌人的战斗中,他身中数十弹,壮烈牺牲。

    郑成竹牺牲后,亲人们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找出一张被鲜血染红的纸条,上面写着:“我最大的遗憾是,一生只有一次青春报效我亲爱的祖国!永别了,亲爱的同志们,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我们每一个村民都应该传承郑成竹烈士爱国爱党的精神。”许玉模说。

    小学掀起征集热潮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也适合在学校开展。”碧柱小学位于成竹村,教师曾雅诗建议将活动引入校园。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一开始只在三个年级开展,学生们回去后找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他们讲家族过去的故事,翻找祖辈留下的物件。”曾雅诗说,学生们与这些老物件合影,把故事写成作文,带来班里与大家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受感动、教育的不仅是学生一人,他的长辈在重温往事中也感慨万千。而其他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也能获得启发。”曾雅诗说,由于活动效果好,随后在全校铺开。

    学校收集到的家风家训家规也很多。学生陈雅霖的爷爷就找出了家中珍藏着的一杆16两秤,指着秤杆上的秤星告诉他,上面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分别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在秤杆上嵌着16颗星时,其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心地纯洁,不能昧着良心。倘若短斤少两,少1两叫“损福”,少2两叫“伤禄”,少3两叫“折寿”。这是古人在发明秤时所费的苦心。“我们的家训是‘诚信以立人’,祖辈留下这杆16两秤,就是为了告诫子孙,做人要诚实守信。”陈爷爷说。

    学生张振源的家训是“勤奋劳动,珍惜粮食,拒绝浪费”,此次,他翻出了耕地用的犁和耙。“爷爷奶奶带我了解了‘大米’的生产过程,从犁地到晒稻谷、碾米,让我真正体会了大米的来之不易。”张振源说,正因为祖祖辈辈付出了辛勤劳动,才有现在的幸福安乐生活。

    碧柱小学从此次征集到的家风家训家规中挑出了35份。“我们打算每一份做成一张纪念卡,集成册,到时候在学校展览。”曾雅诗说。

    规划打造家文化长廊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同决定开展。“成竹村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是成竹村的底色,如果用16个字来概括成竹的村风、民风、家风,就是‘爱国爱乡、血性担当;五峰山下,敦亲睦邻’。”成竹村驻村领导林鹏华表示,希望通过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收集评选活动,提振乡亲的家国情怀,家乡情怀;鼓励村支两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风带政风,引领向上向善好民风,为成竹振兴提供正能量。此外,也希望村民们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孝老爱亲,摒弃农村不良风气,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敦风化俗,需要久久为功。下一步,驻村工作队还将入户走访,了解家风家训家规背后的家庭故事,为评选出的好作品制作家风家训家规牌。“我们计划申请一笔资金,整治成竹革命史迹纪念馆周边环境,打造一条家文化长廊,用好家风助力乡村振兴,把好家风世代传承下去。”林鹏华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