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3版:九日山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那一年,我们的琦园登山队

    叶小杰

    抽屉里珍藏着两张照片,一张是在大厝庭院里拍的,另一张是在朝天山顶上拍的。照片主角是彼时年轻的我们,一群小伙伴手擎简易旗帜,带着各式装备,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这两张照片的主题,我称之为“那一年,我们的琦园登山队”。

    老家在眉山乡天山村,位列南安“五大山头”之一,四周群山环绕,满目苍翠。天山村境内有两座高山,一曰朝天山,一曰秀峰山。朝天山海拔913.3米,据说是南安第二高峰,繁衍了堪称闽南望族的凌云叶氏。秀峰山海拔845米,从各个方向看去形态各异,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两座大山之间,形成一个小盆地,这就是天山村。我们那一带以前叫作崎园,因为就坐落在朝天山腰,道路崎岖不平,后雅称琦园,寓意琦玉满园。真可谓:后倚朝天往昔曾是崎岖地,前瞻秀峰此际堪称琦玉园。

    2002年冬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当时我正读高二,正是放寒假的时候。忘了一开始是谁提议爬朝天山的,总之应者云集,一下子就有十几个人报名。爬山前的准备工作,精彩而有趣。为了显得有组织有纪律,我们自制了三杆旗帜,上书“琦园登山队”。没有布料,我们就买了红纸裁割,再用竹竿黏起来——嘿,还真像那么回事。我们还自备了食物和饮料,带上小录音机。出发前,我们在大厝庭院拍下了第一张合影。那时的我们,正值花季雨季,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前进的路上,洒遍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彼时的朝天山还未开发,但以前村民上山砍柴,还是走出了一条路。虽然山路崎岖陡峭,但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我们高举登山队的旗帜,伴着录音机磁带的旋律,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山顶进发。路上偶有溪涧潺潺,伴着小鸟愉快的叫声,山林间满是欢乐的气氛。

    终于登上了山顶,顿觉心旷神怡。朝天山上风光旖旎,从古至今留下了不少动人诗篇。宋代进士叶升《登凌云山绝顶》云:振衣远望乾坤小,举首回看日月低。清代进士叶献论《登凌云绝顶》云:层层兀岭上峰巅,万里秋空一望悬。崇隆雄奇的朝天山上,各种形状的石头遍布其中。一座座叠岩中,隐藏着栩栩如生的“仙交椅”和相亲相爱的“夫妻石”,更有引人无限遐想的“仙脚印”和“仙眠床”。我们穿梭在这些石头之间,感慨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遥想着岁月中的沧海桑田。

    站在山顶上远眺四方,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家门口高大巍峨的秀峰山在这里变成了小山坡,四周起伏的群山延伸到了天际。我们努力地辨认着哪里是泉州,哪里是南安,哪里是安溪。远处的繁华城市与山上的原始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置身其间,颇有今夕何夕的感觉。大家兴致盎然地取出照相机,“咔嚓”一声,留下了第二张集体照。照片中,我们围坐在石头上开怀大笑,登山队的红色旗帜随风飘扬,显得分外喜庆。

    之后,我们在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仙洞埔“安营扎寨”。取出自带的面包、饼干、饮料等,开始我们的午餐。许是爬山累了,许是山上的美景让人胃口大开,在山顶上吃着这些点心,感觉分外香甜。与此同时,我们的节目开始了。我们自编自导自演,忙得不亦乐乎,唱歌、演小品、做游戏,一个个简易又热烈的节目轮番上演,在青山绿水间留下了欢歌笑语。犹记得,那一年最流行的广告语是:喂(胃),你好吗?我们有样学样,站在山顶上大声叫喊,尽情释放着年轻的活力。下山之前,我们将带去的三杆旗帜插在岩石的缝隙间,宣告着我们曾经到过这里。而后,沿着山路,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前几年,朝天山终于得到了开发,一条盘山水泥路直通山顶,我们再也不用去爬陡峭的山路了。每次回家,我总会开车到朝天山顶去看看,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琦园登山队”的那种心情了。

    或许,那时我们爬的不仅是山,看的也不仅是景,还有历史的沉淀和青春的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 ©2016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0903583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