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老校换新颜 育人谱新篇

——对话南安市大泳小学校长周万里

    校长名片

    周万里南安市大泳小学校长,一级教师,南安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本报记者林超连文/图

    创办于1952年的南安市大泳小学,位于仑苍镇大泳村,前身是“南安县养英初级小学”。2003年9月,仑苍大泳、园头、芳岭三所小学合并为一所学校办学,才有了今天的大泳小学。

    作为一所有着近70年历史的农村校,大泳小学自办学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学校曾先后获得“南安市文明学校”“南安市达标小学”“南安市平安校园”“仑苍镇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但在发展的同时,硬件不足却成为学校进一步向上的掣肘。庆幸的是,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大泳小学的硬件有了鸟枪换炮的升级。修建排水沟解决逢雨必涝的顽疾,改造校门、操场硬化并修建硅胶跑道和篮球场,学校形象焕然一新。在整洁如新的校园环境里,学子们快乐学习地成长。

    近日,记者走进学校,在校长周万里的带领下,一睹学校的新形象新风尚,并就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愿景展开对话。

    记者:校长,咱们大泳小学主推的校园文化特色有哪些?

    周万里: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基础条件不好,目前学校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开展南音兴趣班活动,力争让闽南的活化石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此外,我们学校还充分利用仅有的条件,打造以学校图书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楼梯转台阅读角、校园长廊读书吧为一体的书香体系,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朗诵节等活动,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努力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

    记者:师资队伍素质对学校的发展很重要,学校如何建设好这支队伍?

    周万里:我校目前有在编教师18人,其中有各级骨干教师1人,师资水平虽然整体不高,但我们坚持“以老带新,以研促教,教学相长”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强化集体备课制,坚持每位教师开展常态课教研交流活动,鼓励外出参与研讨交流,取长补短,构筑教师专业成长绿色通道,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不断积累实践性经验,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从而不断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记者:德育方面,学校如何开展?周万里: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对此,学校构建了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我们紧扣“中国梦”主题,结合时代要求,深入开展各类德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结合“书香校园”活动,努力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爱国、孝亲、尊师、诚信、守法、文明、感恩、励志”等优秀品质。

    记者: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得到哪些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今年学校软硬件方面有哪些改变?

    周万里:2019年8月,我刚到学校开展工作,就得到了包括镇里、中心校以及村里的大力支持,着手对学校进行重新的设计规划、改造,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办学质量。村书记黄淑好更是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广大家长反映的学校大门逢雨必涝的问题,立刻进行整改,修建排水沟,改造校门,解决了师生蹚水入校的苦恼,还为教师在校外租下两层宿舍,在财务紧张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年慰问全体教职员工,让广大教师能够安心教学,充分体现了一位村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大泳小学原本的校园,除了篮球场是水泥地,余下全是泥土,逢雨泥泞,遇晴尘土飞扬,极大地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也和学校的教育功能极不相称。很多有爱心的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们的发动下和带动下,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学。在社会各界热心教育事业人士和企事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操场终于实现全部硬化,并修建了硅胶环形跑道和丙烯酸篮球场,对校园周围进行绿化、美化、亮化。

    今年暑假,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翻新、粉刷,建设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尊师重教、感恩仁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彻底地改变了学校老旧、落后的面貌,使得大泳小学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变得更加美丽,更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学校的“立德树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记者: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周万里:目前,学校校舍严重不足,没有功能室,没有教师宿舍,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今后学校期望能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能够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贤达人士的关心与支持,尽快兴建综合楼,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此外,我们还将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潜心教学,竭力提升教育质量,以便打造一所“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幸福、教师自豪”的学校,让大泳小学成为师生生活的乐园、成长的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